緊緊抓住歷史機遇擔起政治使命
毫不動搖地加快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
學習應勇同志在荊州調研座談時的
講話精神體會
中共荊州市委副書記、市長 周志紅
7月14日至15日,省委書記應勇赴荊州專題調研。這次調研活動,時間長、效率高、節奏快,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省委領導真摯深厚的為民情懷和勤勉務實的工作作風。應勇同志在調研座談時的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為荊州發展指航定向、擘畫藍圖,賦予了荊州歷史機遇,飽含著對荊州的深情厚愛。學習貫徹落實應勇同志講話精神,轉化為推動荊州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必須深刻把握內涵實質,自覺擔起政治使命,拿出務實可行措施,久久為功、一以貫之、狠抓落實。
準確把握新定位的豐富內涵
應勇同志專題到荊州調研時,明確提出荊州要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這是對荊州重要地位、優越區位、戰略方位的全新定位,我們既要清醒認識、深刻領悟這一定位對荊州的特殊意義,更要以“我是荊州人,我為荊州人民負責”的歷史責任感,把加快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這個歷史重擔勇敢地承擔起來。
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對荊州發展的科學謀劃。應勇同志深刻洞察荊州的發展特征、規律和前景,把荊州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貫通起來,把荊州的發展與全省、全國發展大局緊密結合起來,賦予了荊州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戰略定位,彰顯了荊州的時代方位。應勇同志在荊州調研座談時的講話,體現著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彰顯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力,詮釋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闡述了關系荊州改革發展的全局性、根本性、戰略性問題,是一個系統全面、邏輯嚴密、內在統一的有機整體,是荊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發展的總遵循、總綱領、總指針。
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賦予荊州的政治任務。應勇同志指出,湖北中部一定要有一個中心城市,荊州要承擔起這個責任。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立足“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和荊州發展實際,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這兩個關鍵,為荊州確定的新目標、新定位。學習貫徹落實應勇同志講話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是檢驗政治站位、政治方向、政治擔當的重要標尺。全市上下尤其是政府系統要切實增強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奮力答好應勇同志交給荊州的政治答卷。
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是荊州轉型趕超的歷史機遇。應勇同志先后六次到荊州調研指導,多次談到 “荊州在哪里”“荊州很痛苦”“荊州很尷尬”“荊州不能塌”,明確指示省直廳局要把要素資源向荊州傾斜,充分體現了對荊州的格外關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荊州發展,對荊州寄予厚望,明確支持荊州建設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支持荊州跨江發展,在產業發展、交通建設、生態保護等方面給予超常規支持,蘊含了大量的政策、資金和項目,我們務必牢牢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推動更多利好政策加快在荊州落地轉化。
筑牢新征程的發展支撐
省委省政府賦予荊州加快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為荊州開啟“十四五”發展新征程明確了總體目標和前行方向。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需要我們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需要我們更加突出高質量發展主題,需要我們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
要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上有新認識、新實踐、新作為。產業是城市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沒有特色優勢的產業支撐,區域性中心城市就難以建成。荊州現代產業體系正在加快構建,但小、散、弱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破解,打造具有核心優勢、規模效應的全產業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站在更高維度抓產業布局。堅持以荊州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為主線,以長江黃金水道和浩吉鐵路交通干線為主軸,不斷壯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深入對接全省“51020”現代產業集群,全域按照“6+1”產業布局,全力打造4個千億支柱產業、3個五百億特色產業和12個重點產業集群。搶抓機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布局“新基建”,推廣應用新技術,培育壯大電子信息、醫藥大健康等產業,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園區、示范企業,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要投入更大力度抓項目建設。圍繞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產業集群化、規?;l展。加快推進華魯恒升、美的白色家電、億鈞耀能、玖龍紙業、山鷹紙業、仙鶴紙業等百億級重點項目建設,盡快投產達效、釋放動能。要堅持更高標準抓文化旅游。深度挖掘楚文化、三國文化、長江文化、紅色文化特色優勢,謀劃建設重點旅游項目,打造新的“引爆點”。加快補齊軟硬件短板,做強產品、做優線路,做實“吃住行游購娛”文化旅游全產業鏈,擦亮“游荊州古城、品荊風楚韻”的城市新名片。
要在深化改革開放創新上有新認識、新實踐、新作為。深化改革開放創新是破解發展難題的關鍵一招。解決發展的出路問題,根本在于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向創新要潛力。要刀刃向內、痛下決心,解決營商環境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化“放管服”改革舉措,減少不必要的審批和程序環節,全面激發市場活力。加快推進“數字荊州”建設,提升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質效,著力打通服務企業和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要創新思維、科學施策,穩妥推進園區管理體制改革、國有企業平臺改革、職業教育體制改革,把發展潛能釋放出來、優勢發揮出來。要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雙循環樞紐,加快建設湖北自貿區荊州協同區,推進綜合保稅區、國家級加工貿易產業園申報建設提速,做大做強對外開放平臺。以大交通支撐大開放,建設內河航運、多式聯運、“四好農村路”和智慧交通四個省級示范,打造綜合交通樞紐、多式聯運節點和區域物流中心。要下好創新先手棋、打好創新主動仗,把荊州科教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做好重大科技創新布局規劃,完善政策支持體系,規劃建設大學城,打造科技創新大走廊和省級區域創新應用中心,形成創新策源地。
要在統籌區域協調發展上有新認識、新實踐、新作為。區域協同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城市群是抱團發展、互惠互利的有效載體。要深入落實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主動服務和融入“宜荊荊恩”城市群,做到競爭意識破冰、共贏意識破冰、憂患意識破冰,共同唱好城市群“大合唱”。要堅定不移做大做強中心城區,根據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不同發展階段需求,統籌做好國土空間規劃、產業園區規劃、中心城區規劃,謀劃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要不斷提升城市能級,規劃啟動“城市新客廳”,布局建設中央商務區、金融街,有序推進古城保護疏散,統籌推進跨江發展,做到想明白、想清楚、想周全。要以更好的市域發展引領縣域發展,以更好的縣域發展支撐市域發展,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對標全省“三百工程”,引導各縣市區圍繞“1+2”主導產業全力爭先進位,加快形成塊狀經濟、網狀經濟,奮力沖刺全國百強。要推進以縣城為載體的城鎮化,引導農村人口有序向縣城轉移,推進資源、要素、產業向縣城集聚,加快把人口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要統籌推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補齊農業產業化短板,堅持用工業的理念謀劃“三農”,圍繞四個特色產業,加快推動十大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導農副產品加工向園區集中,形成集群優勢。要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大力建設美麗鄉村,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要在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上有新認識、新實踐、新作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荊州的立市之本、發展之根。要通過思想破冰,確立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塑造與高水平生態文明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持續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三篇文章,讓綠色成為荊州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要堅決扛起湖北長江大保護主戰場責任,全面貫徹落實《長江保護法》,進一步完善長江岸線管理員制度,毫不放松抓好長江“十年禁漁”,繼續抓好長江岸線整治修復,堅決完成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任務。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進工地揚塵、餐飲油煙、秸稈焚燒等污染源治理,加快推進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推進江河湖庫綜合治理,切實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重點抓好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推進綠色循環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培育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加快推動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
要在堅守初心踐行宗旨上有新認識、新實踐、新作為。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聚力提升公共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維護社會穩定、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優化生態環境等方面重大問題,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逐一解決到位。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大力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推進疾控體系改革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始終堅持系統觀念,牢固樹立底線思維,不斷完善政府治理體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統籌疫情防控、防災減災救災、安全生產、平安穩定等各項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荊州。
強化新使命的責任擔當
省委省政府賦予荊州加快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的使命任務,對政府系統的思維理念、能力素質、工作作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歸根到底,在于解放思想、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強化擔當。
要把思想破冰作為最佳起點。應勇同志多次強調,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要充分認識荊州最大的差距不在要素,關鍵在于干部理念、思路、作風,在正視現實、破解難題中解放思想,自覺把思想破冰作為干事創業的邏輯起點,站在講政治的高度,迅速行動、當好表率,帶頭“破冰”“破圍”“破舊”,增強解放思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用新的思想觀念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要對照市委提出的破除“七塊冰”的要求,逐條逐項對標對表,找差距、查不足,看現狀、明方向,把思想境界提得更高,把發展勁頭鼓得更足,把各項工作干得更實。
要把狠抓落實作為最大本領。視執行為追求,準確把握抓落實的精髓,謀定后動、謀定快動,創造性推動工作、以改革的辦法攻堅克難。將狠抓落實作為檢驗政府系統干部的基本功、能力的試金石,強化聞令而動的執行意識,清單化、項目化、工程化、具體化落實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各項任務。視效率為生命,聚焦市委提出的“五個重大”緊盯不放,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把握“快”這個關鍵,以高效率贏得高速度,以快節奏換來快發展,推動區域性中心城市戰略部署成勢見效。
要把轉變作風作為最優保障。保持“拼搶實”的工作作風和精神狀態,千方百計搶時間、搶機遇、搶要素,全力以赴爭戰略、爭政策、爭項目、爭資金,真正以工作的主動爭取發展的主動,唯干唯實唯先,善謀善作善成。大力弘揚“辦就辦好”的工作作風,對事關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的部署立說立行、迅速落實,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